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聚焦 >  >> 
【原】改善管理:一个公司发展离不开这几类改善!
来源: 个人图书馆-wishseven      时间:2023-06-03 17:09:23


(相关资料图)

在两年前,我们对改善进行了一些介绍,让大家认识到改善是精益生产的一个核心,也是精益思想—尽善尽美的体现。

今天我们再来谈一谈改善,让大家对改善这熟悉的概念又有一些全新的认识!

我们为什么要改善?

其实改善原本是立足于质量,当出现问题,我们通过一些调整和改造使之满足质量要求,而质量又是始于顾客,顾客的要求会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升或者发生根本的转变,如以前还是油车时代时,顾客往往会看重省油,而现在有了电动车,顾客的要求就变成了对续航的追求。

这些都会形成新的质量判断标准,如果我们生产或服务不进行相应的调整,更新我们的标准,那么势必就无法满足这些质量判断标准,那么就会因为失去顾客,让企业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通过创新和改善来不断提升我们的生产或服务的能力,使之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这些新的质量判断标准。并且因为顾客的要求是持续不断地变化,那么我们的改善也应该是持续进行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号召进行持续改善的根本原因。

改善又有哪几类呢?

从上面这段描述,我们不仅会更加清楚地认识我们为什么要改善,我们还能了解到改善其实有两种:持续改善和突破改善!这两种改善的区别就在于改善的基础是否发生变化,持续改善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增补、调整、优化,而突破改善则是另辟蹊径,推翻原有的基础,完全的一次创新。

另外改善还可以从出发点来进行区分,分为主动改善和被动改善,主动改善就是在没有外界的要求变化发生,公司或组织积极采取举措来对现行的产品或服务进行优化或创新,而被动改善就是受到外部影响,来促使公司或组织采取行动。

而结合这两种不同的划分,利用矩阵划分,可以将公司或组织内的改善分到以下四个象限之中,如下图

这四类改善在公司内是怎样的呢?

1.主动持续改善是怎样体现的呢?

在公司内主要体现为合理化建议、质量圈改进、员工小改善等,这类改善比较简单,不需要很大的投入,在短时间内就能实施,并且基本上都是在本职岗位上或者工位上的改进,不需要应用复杂的精益工具或方法,因此这类改善很容易让人参与进来,虽然其最后的改善效果和带来的收益往往有限,但是这类改善却能为营造公司的改善文化,发动全员参与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针对此类改善,公司可以通过定期收集、评选和奖励来进行管理,以此来来构建公司的改善数据库,并且鼓励改善文化建立。

2.主动突破改善是怎样体现的呢?

在公司和组织内主要体现为重点创新项目开展、价值流分析改进以及业务流程再造等,这类改善往往会涉及诸多职能部门,需要一定的投入,而且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士参与,通过一系列的精益生产或者流程管理等复杂工具分析和应用,并结合公司战略方向来进行决策,这类改善带来的效果和收益往往比较巨大,对公司后续的发展会起到巨大的作用。因此针对此类改善,公司往往会在年度战略研讨会上进行立项,成立专门的改善项目团队进行实施,通过财务来严格衡量改善效果进行评价。

3.被动持续改善是怎样体现的呢?

在公司内主要体现为对andon问题的改善、Gemba发现的改进、绩效指标的提升等,这类改善机会来源于日常运营的挑战,例如定期对andon问题分析后,找到共性原因,再采用RCCA方法找到根本原因,采取有效举措,便能取得不错的收益。又如将绩效指标标准逐步提升,促进组织采取新的方法来达成更高的目标,也会给公司带来不错的收益,因此针对此类改善,公司可以通过定期将挑战公布出来,号召员工积极参与改进,并提供相应的资源,然后对成功完成改善的进行奖励,从而让运营的挑战得以顺利地解决。

4.被动突破改善是怎样体现的呢?

在公司内主要体现为外部竞争对手挑战应对、公司重大问题解决、组织风险应对、审核问题发现改进等,这类改善都是被迫应对式,而且会打破现行的一些标准,引入或者创建一些全新的规范,针对此类改善,公司往往会采用项目管理方式,在短时间内集中公司优势力量从快从重进行解决。

结语:

通过上述介绍,相信你对公司内的改善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吧,不同的改善会给公司带来不同的收益和不同的效果,而只有根据不同的改善形式来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这样不仅能很好地促进改善的实施,还能确保改善最终收益的取得,并且进一步建立其公司的改善文化,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创新的动力!

end

拓展分享:

2个字道出丰田精益成功的秘密

精益人都需要掌握的改善实施和管理套路

一位合格的管理者,一定要懂PDCA循环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标签:

X 关闭

企业动态 查看更多

X 关闭